《建筑學專業畢業實習及畢業設計》教學大綱
課程英文名稱:Graduation Practice and Final Project
課程編號:1001320 學分: 14 學時: 16周
n 畢業實習部分
一、 教學對象
本課程教學對象為五邑大學土木建筑學院建筑系建筑學專業的本科學生。
二、 實習性質、目的和任務
本課程是五邑大學土木建筑學院建筑系建筑學專業必修的實踐教學環節。
實習的目的與任務: 通過畢業實習鞏固和加深所學專業知識,拓寬專業知識面,培養學生對城市建設及建筑項目進行調研的能力;了解城市建設狀況和工程項目建設過程;搜集與畢業設計課題相關的資料,為畢業設計作好前期準備工作。
三、 對先修知識和技能的要求
完成前期各門課程以及教學環節的學習,具備建筑學專業本科學生培養計劃中專業必修及選修課程知識,具有調查研究、查閱文獻、收集資料的能力。
四、 實習的主要內容、基本要求和學時分配建議(實習學時2周)
序號 | 實習項目 | 實習主要內容 | 實習目的及要求 | 學時 |
1 | 考察城市與建筑 | 考察城市建設發展較快的城市(如上海、北京、深圳等地); 考察歷史名城和古跡遺址。 | 目的:1、通過參觀體現時代特征的不同類型的建筑,從建筑的內外部環境、建筑的平面功能與流線關系、建筑造型手法及細部處理、室內設計等多方面增加感性認識;通過對建筑結構、構造、設備等的了解,全面了解建筑設計的過程、內容;了解不同建筑師的作品及其風格。通過考察著名古典建筑、古典園林。2、了解中國古典建筑的設計意念和設計手法,從歷史文化傳統中汲取營養。 要求:完成實習報告,包括:考察和參觀項目的概況;考察和參觀的日期、地點;對項目的綜合評析。報告內容宜簡明扼要、圖文并茂,字數不少于5000字,打印并裝訂成冊。 | 2周 |
五、 實習地點
各地城市
六、 實習組織方式的要求
分散實施
七、 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為考查,主要結合實習報告及實習期間綜合表現評定成績,其中實習報告占60%,實習日記及實習期間綜合表現40%,總評成績按優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檔評定。
n 畢業設計部分
一、 教學對象
本課程教學對象為五邑大學土木建筑學院建筑系建筑學專業本科學生。
二、 對先修知識及技能的要求
完成前期各門課程以及教學環節的學習,具備建筑學專業本科學生培養計劃中專業必修及選修課程知識,具有開展獨立設計工作的多方面能力,包括實地調查、查閱文獻、收集并運用資料的能力;把握社會需求,創新思辨,初步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深入細部設計的能力;圖紙、文字的表達能力。
三、 畢業設計選題的主要范圍
根據高等學校建筑學專業指導委員會編制的《建筑學專業本科教學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及主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畢業設計選題面向社會,面向生產實際,盡可能從實際工程或科研項目中選題。畢業設計的選題為各類型民用建筑。在滿足一定的規模、難度和總體工作量的前提下,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采取真題真做或真題假做的方式,除非特殊教學需要,一般不自擬假題。
四、 畢業設計所要達到的主要教學目標
1) 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與專業知識,提高對建筑的全面認識以及進行建筑設計的綜合能力,樹立正確的設計思想、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
2) 通過調查研究,真正了解社會和群眾的需要、經濟承受能力和社會能夠提供的改善生活環境的條件。
3) 通過設計實際工程項目,學習全面運用各種設計規范、定額、標準、參數等,提高全面處理建筑環境功能、結構、經濟、設備、構造及藝術問題的能力,培養獨立工作和多人協作的能力。
4) 通過實際工程設計嚴格的基本訓練,進一步掌握建筑設計的方法、程序,編制技術文件,達到獨立完成工程方案表現及技術設計的能力。
5) 通過制定比較符合實際的設計方案和文字論述,總結建筑創作規律、進一步提高建筑理論水平和撰寫論文的能力,初步具備進行科研的能力。
6) 通過畢業設計(論文)答辯這一檢驗設計的環節,培養介紹設計構思的語言思辨及綜合表達的能力。
五、 畢業設計基本要求及學時分配建議(畢業設計學時14周)
(一)基本要求:
1. 總體要求
獨立完成指定工程項目的總體布局。
獨立完成單項工程方案設計,達到擴大初步設計及局部施工圖要求。
編寫技術設計文件
2. 課題要求
選題是實現畢業設計教學環節的第一個重要步驟。在符合教學培養目標的前提下,畢業設計選題盡可能面向社會,面向生產實際,盡可能從實際工程或科研項目中選題,以利于調動和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學生對國家建設的責任感,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畢業設計的選題類型,在滿足一定的規模、難度和總體工作量的前提下,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應盡量采取真題真做或真題假做的方式。除非特殊教學需要,一般不自擬假題。
采用同一設計課題的學生人數不得超過5人。
3. 設計內容
畢業設計除要求處理好建筑與環境、單體與群體、功能與技術、造型和空間、細部和室內設計等主要關系外,必須同時考慮結構、構造、水電、空調設備、防災與安全以及施工的可行性,并酌量完成部分構造設計。
4. 成果
設計成果表達形式不限,但規格統一,全部設計圖紙及文件制作成A3文本。
設計成果包括設計說明、完整的平立剖面圖、局部節點構造大樣圖及室內外表現圖等。具體數量以畢業設計指導書和任務書為準。
5. 畢業答辯
學生在畢業答辯前,應認真做好答辯的準備,整理答辯思路,寫好發言提綱。對設計中可能存在的某些潛在問題或遺漏應有所認識并準備好解決方法。
學生答辯時應簡明扼要地向答辯委員會介紹自己的設計內容、特點和研究成果,對答辯委員提出的問題應能清晰闡明觀點和解決的方法。
答辯結束后,答辯小組應立即為每位參加答辯的學生寫出評語、給出成績并向系畢業答辯委員會報送材料。
畢業答辯由系組織。
(二)學時分配:(畢業設計共14周)
建筑學專業的畢業設計由畢業設計選題、調研、方案設計及答辯四個環節組成。具體操作程序為:
1. 畢業設計的選題
在第九學期期末,先由排定的畢業設計指導教師按規定的選題要求預選課題,經審批同意后,準備畢業設計指導書和畢業設計任務書;
第十學期初,畢業實習前向學生下發畢業設計指導書和畢業設計任務書,組織學生進行現場踏勘和調研,幫助學生明確任務內容及進度要求,做好理論準備和實習調研。
2. 第十學期第3周,在畢業實習調研,收集資料的基礎上,作總體布局的方案構思(共1周)
3. 第十學期第4周-第6周,方案草圖設計(共3周)
在方案構思的基礎上,做出方案草圖,結構、設備等各工種老師配合指導。
畢業設計須按照開題報告中所確定的設計工作計劃,要求學生與指導老師保持密切聯系,及時解決畢業設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為了督促學生高質量地完成畢業設計任務,保證畢業設計質量,每周對學生的工作進度和質量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做好進度與質量控制。
4. 第十學期第7周-第9周,方案調整和修改(共3周)
根據方案草圖存在問題進行調整修改,并基本確定最后方案。
在畢業設計過程中間,第8周由院系組織進行中期檢查。
5. 第十學期第10周-第12周,方案深化和調整(共3周)
通過繪制效果圖或制作模型,進一步深化細部,對方案作適當調整。
6. 第十學期第13周-第15周,畢業設計圖紙繪制(共3周)
繪制完成畢業設計圖紙,寫出設計說明書。
畢業設計(論文)的撰寫嚴格按照《五邑大學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撰寫規范》執行。
7. 第十學期第16周,畢業設計的評閱及答辯(共1周)
嚴格執行學校有關畢業設計評閱制度,按學校要求組織學生答辯。
六、 答辯程序及成績評定辦法
(一)答辯程序
1、第十學期第16周由系組織各畢業設計指導教師交叉評閱。
1) 指導教師填寫評閱意見表,按百分制給定成績。
2) 評閱教師填寫評閱意見表,按百分制給定成績。
2、第十學期第16周,綜合指導教師及評閱教師意見,確定并公布參加答辯學生名單。
1) 確定答辯小組人員、確定答辯時間、地點。
2) 學生準備。
3、答辯后一周登錄畢業設計成績,答辯小組填寫評語、提交畢業設計論文檔案袋。
(二)成績評定辦法
答辯小組綜合各評閱成績及答辯成績,結合畢業實習成績,按優、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個等級給出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