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部分學生在畢業求職過程中容易迷茫,患得患失,無法對自己進行合理的職業定位的問題,經濟管理學院面向2018級學生提早布局、提前謀劃就業指導和服務的工作,繼開展考研動員和經驗分享會后,為了增強學生主動關注、勇于實踐、積極探索職業定位的意識,12月18日,在北主樓301教室組織了一場《如何進行職業定位》的培訓。培訓由輔導員黎淑貞老師主講,輔導員張曉琳老師和2018級各專業的學生參加了培訓。
黎老師具有近10年的輔導員一線工作經驗,以真實的案例,說明從大三開始接受各種求職培訓,對于大四提高就業質量具有顯著的指導作用。注意力在哪里,認知就在哪里,久久為功,自然水到渠成。
培訓主要介紹了興趣、專業、職業、行業、城市、單位性質等不同因素對職業定位的影響,總結了探索職業定位的方法。老師分別介紹了不同專業對應的職業,分析了如何看待專業匹配的問題;根據麥可思2009-2018的《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介紹了大學生就業去向的熱門行業、高薪行業;根據經濟管理學院近兩年來的就業數據,介紹了畢業生的城市流向,與2018屆應屆畢業生平均薪資的全國城市排名進行對比;還介紹了不同企業性質的文化區別,為同學們探索職業定位提供參考。
黎老師最后總結了探索職業定位的方法,希望同學們要有危機意識,結合初步的職業規劃尋找自己感興趣的職業方向,多方面地涉獵,積極地參加社會活動和實習,一步步地明確職業定位,為畢業找到合適的工作做足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