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作出了統一部署。質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加快構建不同范式、各具特色、保障有力的高質量高等教育保障和分類評價體系,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重要舉措。7月25至27日,由全國高校質量保障機構聯盟主辦、五邑大學承辦的“CIQA成立五周年(換屆)大會暨高校分類特色發展與質量保障論壇”在廣東江門順利舉辦。教育部教育督導局專班成員、教育部教育質量評估中心高等教育院校評估處副處長鄭覓,廣東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副處長吳華明,五邑大學黨委書記欒天罡,聯盟理事長、廈門大學原副校長鄔大光,聯盟常務副理事長、同濟大學原常務副校長陳以一,大連理工大學原副校長、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結論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李志義等其他聯盟副理事長及400余所聯盟成員高校代表參加會議。

會議現場
五邑大學黨委書記欒天罡致歡迎辭,向大會的順利召開表示祝賀,向與會代表表示歡迎。他強調,越是恢弘的改革藍圖,越需要集體智慧的交匯。在全黨全國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的重要時刻召開此次盛會,聚智匯策,繼往開來,為我國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發揮更大作用,也將為五邑大學的改革和發展帶來啟迪。五邑大學堅持以服務國家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錨定“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戰略目標,不斷推進僑文化背景下的教育事業改革,為教育強國建設作出邑大貢獻。

五邑大學黨委書記欒天罡致辭
廣東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副處長吳華明介紹了廣東省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建設情況及未來改革方向,并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祝賀。

廣東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副處長吳華明致辭
聯盟理事長、廈門大學原副校長鄔大光致辭并以“重新認識本科教育”為題作主題報告。

聯盟理事長、廈門大學原副校長鄔大光致辭并作報告
教育部教育督導局專班成員、教育部教育質量評估中心高等教育院校評估處副處長鄭覓致辭并以“深化高等學校評估改革,助力推進教育強國建設”為題作主題報告。

教育部教育督導局專班成員、教育部教育質量評估中心高等教育院校評估處副處長鄭覓致辭并作報告
大會總結了五年以來的工作并選舉產生了第二屆常務理事,李志義新當選為CIQA理事長。會上,廈門大學原副校長、CIQA理事長鄔大光,大連理工大學原副校長、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結論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李志義,同濟大學原常務副校長、CIQA常務副理事長陳以一,五邑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張運華等29位專家學者圍繞高校分類特色發展與質量保障等核心議題作主題報告,共同探索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的新思路、新路徑、新方法。

大連理工大學原副校長、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結論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李志義作報告

同濟大學原常務副校長、CIQA常務副理事長陳以一作報告

五邑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張運華作報告

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別敦榮作報告

華中師范大學教授、國家數字化學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戰略研究基地(華中)常務副主任吳砥作報告(線上)

同濟大學質管辦原主任、五邑大學特聘教授、CIQA聯盟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亞東作報告

競業達數時代大數據科技公司總經理劉杜娟作報告

平行論壇一

平行論壇二

平行論壇三

平行論壇四
本次大會評選了全國高校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優秀范例和全國高校質量文化建設示范案例,共64個單位獲獎。其中,五邑大學榮獲CIQA全國高校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優秀范例一等獎。

“第二批不同類型高校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優秀范例選樹活動”一等獎獲獎單位合影

“第二批不同類型高校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優秀范例選樹活動”二等獎獲獎單位合影

“第二批不同類型高校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優秀范例選樹活動”三等獎獲獎單位合影

“第二批全國高校質量文化建設示范案例選樹活動”獲獎單位合影
據悉,“全國高校質量保障機構聯盟”(CIQA)是由國內高校負責內部質量保障工作或研究的職能部門以及開展質量保障研究的學術組織和質量評估監測的專業機構等自愿結成,教育部支持成立的全國性、同行互助、協同攻關的學術性社會團體。自2018年成立以來,聚焦高校質量保障體系建設,以“合作促發展”為宗旨,為聯盟高校內涵式高質量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構建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和探索質量保障體系的“中國經驗”“中國方案”作出貢獻。
五邑大學作為聯盟的副理事長單位,深入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在聯盟的支持與幫助下,以學生的學習與發展為目標,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人才支撐。學校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持續推進質量保障體系建設,逐步構建大學質量文化,質量保障成果被列為廣東省典型經驗。(文/發展規劃處 圖/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