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省教育廳關于做好上第一堂思政課工作的有關要求,五邑大學黨委書記張焜和校長張運華分別為學生講授了新學期第一堂思政課。
9月24日下午,校黨委書記張焜以“學史增信,堅定理想,賡續紅色血脈”為主題,為學生講授了新學期第一堂思政課。學校相關部門負責人、各學院黨總支副書記、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教師參加了聽課學習。
張焜首先圍繞“底氣、硬氣、誠意、善意”與同學們分享了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的體會。他指出,“七一”重要講話回顧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光輝歷程和偉大成就,體現出強大的底氣;宣示了中國人民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的堅強決心和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體現出堅決的硬氣;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對人民的無限忠誠,體現出無限的誠意;表明了中國共產黨關注人類前途命運,追求和傳承和平、和睦、和諧的理念,體現出友好的善意。
張焜帶領同學們回顧黨的百年征程,詳細講述了黨的一大到十九大以來苦難中鑄就輝煌、挫折后毅然奮起、探索中收獲成功、失誤后撥亂反正、轉折中開創新局、奮斗后贏得未來的百年。在回顧的過程中,張焜還生動講述了一百年前,彭湃、楊開慧、陳延年、陳喬年等中國青年堅守“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大無畏氣概,探尋民族復興前途的鮮活事例,強調青年學生要通過學習百年黨史,進一步增強信仰、信念、信心。當講到共產黨人的價值觀和青年人生道路選擇問題,他引用了馬克思17歲時寫在《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一文中的一段話來勉勵在座的學生,“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恒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張焜強調,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關鍵時間節點,青年學生要深入學習黨史,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堅定理想信念,賡續紅色血脈,響應習近平總書記號召,時刻不忘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爭當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時代新人!
9月16日,校長張運華以“百年大黨邁向新征程的政治宣言”為主題,為2021級新生講授了新學期第一堂思政課。學校相關部門負責人、各學院黨總支副書記、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教師參加了聽課學習。
張運華首先以圖片的形式回顧了“七一”慶典中的盛大場景和特殊意義,介紹了建黨慶典作為黨的歷史傳統的發展歷程,分析和總結了此次大會的精彩和獨特之處。
張運華系統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內容,從一個“莊嚴宣告”盡顯黨的歷史擔當,“一個主題”貫穿黨的百年歷程,三個“深刻改變”詮釋了建黨大事變,四個“偉大成就”用事實發出四個“莊嚴宣告”,“九個必須”照亮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三個不負”寄語廣大青年,“兩個一起”號召黨員不忘初心等方面深度解讀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
張運華指出,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第一次提出“偉大建黨精神”,第一次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貫穿于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第一次提出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要深入學習領會這些新觀點、新提法。
兩位校領導的授課內涵豐富、理論功底深厚,緊緊圍繞黨史和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既有歷史與現實的宏觀大視野,又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既是一堂生動的思政課,更是一堂具有深刻教育意義的黨史課,教育引導廣大學生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堅定信心聽黨話、跟黨走,把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事業,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文/馬克思主義學院 圖/宣傳部)